林鄭改善民生,可以嗎?
黃浩銘:怎樣看待林鄭月娥?——談談民主派的兩個策略
社民連2017抗爭青年實習計劃

林鄭改善民生,可以嗎?

【撰文|陳寶瑩 社民連秘書長】

林鄭以超低民望當選特首,難免要有所動作力圖扭轉劣勢。政制改革受制於北京主子,寸步難行,只能強調改善民生,話要集中精力解決經濟問題。工聯會既是保皇政黨,CY標準工時立法這筆舊債未清,便急不及待為林鄭抬橋。難得傳統泛民在大和解的魁惑下,也傾力演出;短短數月林鄭由妖魔般的CY2.0,變為可以令民主黨胡志偉疑中留情,現在更升級為公民黨郭榮鏗口中有心有力有誠意去修補社會撕裂和行政立法關係的人。

 

 

政制不民主、立法行政關係何來和諧?

社會撕裂和行政立法的緊張關係是怎樣造成?即使剔除中共釋法,借刀殺人褫奪異己議員的議席不談;在經濟民生上,自新一屆立法會上任以來,政府口誅筆伐,極力抹黑的便是拉布,一項項大白象工程(包括迫遷居民的橫洲一期收地撥款),一筆筆不平等條約(撥款54億給蝕錢無底洞的迪士尼便是一例)的撥款,都被泛民議員聯手以拉布(雖然傳統泛民不承認是拉布)反對,拖延備受爭議的撥款申請;還有長毛為要力爭全民退休保障而進行了5年的財政預算案拉布。拉布抗惡策是政府和建制派深惡痛絕,務要去之而後快,也是少數派議員在不民主議會中的抗爭手段,立法行政關係緊張正是源於此。試想想拉布以前,在建制派佔多數而泛民議員除了投票反對而束手無策時,立法行政關係何其「和諧」!

貧富懸殊,社會撕裂!

所以,即使林鄭政府中多一個半個泛民人士也未能解決行政立法關係緊張,更何況修補社會撕裂!因為社會撕裂的根子在於貧富懸殊日益惡化!梁振英上任時,好話說盡,擺出一個有為之君的姿勢,組織了多少個委員會去研究各種社會問題?現在離任在即,無情的現實卻是:梁振英口裡重中之重的房屋問題,公屋單位落成量是歷屆最低,年平均為1.2萬,低於貪曾的1.3萬和大商家老懵董的2.1萬。私樓樓價飆升,2016年市民的置業購買力(即面積480呎單位的按揭供款相對住戶入息中位數比率)是59%,將六成收入用於供樓,高於1996至2015年期間46%的長期平均水平。地價也不遑多讓,中資狂炒地,地價每方呎達1.3萬,未來樓價絕非一般市民所能負擔!基層市民生活困難,連中產也感生活逼人。買私樓無望,上公屋無期的年輕一代更是絕望!
這些矛盾並非擺出一副廣納言路,聽取民情的林鄭所能改變。更何況林鄭貴為政務司司長時,如何假諮詢,假調查,「聽取」民間對全民退休保障的意見,最後仍是一意孤行全民退保免問的專橫作態,大家都有目共睹。

官商鄉黑,矛盾根源!

更重要是香港經濟社會生態惡化,源於歷屆特區政府共同推展的發展策略,放棄實業,政府念茲在茲是大型基建,金融中心,近年再加上創新科技成為獨沽三味的發展策略。其實,轉來轉去都是地產項目。所不同者,過去董曾兩政府的開發大計,仍以本地資本集團利益為著眼點,口講中港融合,實際還是替本地資本家向大陸攞著數。想當年政府設立西九文化區,實行單一招標由單一地產財團盡攬利益,最後因財團間分贓不均而作罷,堅持高鐵總站選址西九,無非是使西九成為中資流入的旺地,財團心中雪亮,已知「得西九者得天下」。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政府口講是跨境發展粵港融合,但是地價樓價以及未來商業的利益,還不是流向在該區擁有最多土地的四大地產財團!大型規劃無論是以文化包裝,還是以興建公屋包裝,最後假發展之名,行地產暴利之實!

近年,香港經濟發展不再以香港為焦點向北輻射,而是繫於中共強國大夢之上,香港已不是大陸發展的火車頭,而是習近平世界級領袖夢、「一帶一路」夢其中一個棋子。以「一帶一路」為例,剔除各窮國的基建能否吸引國際資金不談,香港其實只有融資平台這一角色可扮演,成為紅色資本向窮國推銷過剩產能的吸水機。可笑是香港政府日漸習染大陸官場的空談不實的浮誇之風,「一帶一路」竟成為統率三軍的口號,在財爺陳茂波口中「一帶一路」變為萬應靈丹,甚至連本地電影發展、青年出路都靠「一帶一路」衝出生天。

「一帶一路」空洞無物,但土地資源卻是實實在在會生金蛋的母雞。隨著中共權力滲入香港各個環節,紅色資本也來分地產一杯羮。傳統旺地早已為本地四大地產財團所割據,只有新開發的農地、荒地、填海地可以滿足遲來者貪得無厭的胃納。只要我們打開地圖,看看政府大興土木,修橋築路的「雄韜偉略」,由過去的西九、啟德機場舊址、繼而是翻天覆地、移山填海的2030+規劃下所謂兩個策略增長區,即東大嶼都會和新界北,目的莫不是擴大土地資源,令新來舊有的中港發展商可以平分春色。紅色資本也並不滿足於邊陲之地,政府更要在本地地產霸權雄踞的中環、銅鑼灣以外,開闢另一個讓中資發展的核心商業區(即東九龍)。只要看一看啟德區的地皮,自2013年6月首度推出以來,至今共售出12幅土地,其中8幅由中資奪得,傳統本地地產財團也要退避三舍。而政府未來更要在東大嶼填海造地,無中生有再建立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就是奢望隨著港珠澳大橋滾滾而來的紅色資本。政府的如意算盤是否打得響仍是未知之數,但是,單是東大嶼基建估計便要超過4,000億元,將目前9,000億的財政儲備耗盡一半以上﹗

政府為了減低市民反對的壓力,總以興建公屋作開發的藉口,近期再加上發展創科產業。但是,早有論者指出,新界最少有365公頃棕地,面積相等於19個維園,本港6個主要高爾夫球場面積約680公頃,還有2,700公頃的軍事用地,何不用來建公屋?所謂創科發展,林鄭自己都說科研在香港、科研產業在大陸。但是,香港無論是科研開支和科技從業員的數目都是亞洲四小龍中最少,所謂創科發展區其實又是一個港府貼錢賠大床—提供稅務和土地優惠並享集資之便—吸引中資來港項目。更不用說每一次所謂發展,該區及周邊的地價樓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多少世居於此的基層居民被迫遷?有多少公帑在發展的名義下被白白浪費?

林鄭當然會使用歷屆特首的慣技,利用政府豐厚的財政儲備,小修小補、小恩小惠,或者預留一筆儲備卻不講清楚實際用途,懸而未決,以控制市民的期望,拖延反對聲音。期望林鄭真的可以改善民生,減低社會矛盾,那就真是緣木求魚了!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