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上任一年政策簡評: 言過其實 舊酒新瓶
譴責保安局建議禁止香港民族黨運作之聯合聲明
威權豈止DQ 抗爭常在眉睫

林鄭上任一年政策簡評: 言過其實 舊酒新瓶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已經一周年,其上任後不單民困未紓,執行「政治任務」亦是不遺餘力:修改議事規則、強推一地兩檢和《國歌法》等等。林鄭充當中共傀儡執行各項任務,或者真的如她自己所言是「輕鬆愉快」,但普羅大眾卻仍要面對生活艱苦,公屋輪候冊數目及輪候時間已創新高達至二十七萬戶及五年多,而公屋租金、港鐵車票以及電費亦相繼加價,試問普羅大眾的生活又談何「輕鬆愉快」呢?當選時的各項民生承諾如今一一落空,中共及林鄭眼見民望下滑,便急急推出針對房屋問題的所謂新政「娥六招」,意圖為民怨降溫,亦好讓林鄭能在上任一周年不必交出白卷受人質疑。林鄭已非首次談「新」,猶記得當日競選特首時亦大談施政「新思維」、理財「新哲學」,但亦只是避重就輕,只懂發放小恩小惠,避談制度改革。

拆解娥六招:

房屋「新政」?言過其實!

近年公營房屋的落成量已嚴重落後於2014年《長遠房屋策略建屋計劃》中的目標,出租公屋及居屋的興建量每年平均仍欠八千個及三千個單位才能達標,加上公屋輪候冊數目屢創新高下,紓解基層市民的住屋問題迫在眉睫。而即使去年林鄭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將房屋問題列為「重中之重」,其所言「房屋並不是簡單的商品,而適切的居所是市民對政府應有的期望」,但此願景卻是諷刺地建基於促使市民以「置業主導」的商品化方式達到。如推動「綠置居」恆常化,將深水埗麗智邨二千五百個原用作公屋出租的單位轉作「綠置居」項目出售;針對中產家庭而提出「港人首置上車盤」,及後竟又提出公屋封頂至八十萬個單位而令社會嘩然,雖林鄭最終為其言論致歉,但種種政策及言論足以證明,林鄭有意增加出售資助房屋的比率,誓要迫大眾「上車」負擔按揭債務,讓基層市民承受樓價波動時所帶來的不必要風險。

而近日所推出「娥六招」中的有關居屋定價的政策,亦可置於「置業主導」的脈絡中理解。在近年私人樓宇市場過熱的情況下,政府當初所構建的置業階梯(公屋-居屋-私樓)已逐漸失效,三層階梯之間形成大量的夾心階層,即一群既超出公屋入息上限又無法負擔居屋售價;以及超出居屋入息上限又無法負擔私樓售價的市民。而居屋定價與市值脫鈎並以入息中位數計算的政策,便是繼「綠置居」恆常化及「港人首置上車盤」後其中一項重整置業階梯的政策,將其重新定位為於「綠置居」及「港人首置上車盤」之間的出售資助房屋。

著重市民的負擔能力而與市價脫鈎無疑是房屋政策的正確方向,可是目前所計算出的五二折定價對基層而言仍是難以負擔。政府為市民興建房屋是應有之責,不應當作一盤牟利的生意,林鄭為何不將居屋定於成本價出售?更甚,現時在新政策下的居屋仍能重投二手市場轉售,即意味著居屋最終仍會與市價掛鈎並成為炒賣工具,市民亦仍要承受樓價波動帶來的風險影響,故此刻定斷新政策後出售之居屋能與市價脫鈎實是言過其實!

「新思維」、「新哲學」?舊酒新瓶!

除房屋政策外,林鄭對於各項民生政策亦自居「新思維」,用小恩小惠粉飾太平多於紓解民困。市民一直抱怨港鐵車費「年年賺年年加」,車費成本對市民尤其需要跨區工作者造成沈重負擔。政府作為港鐵的大股東,直接介入票價機制理應最合乎常理,惟林鄭卻三番四次逃避政府責任,只願以政府庫房所得的港鐵股息稅作交通津貼充當小恩小惠,害怕觸動市場投資者和港鐵財團的利潤而不敢實行制度改革甚至回購港鐵。而近月沙中線、西鐵線等涉嫌隱瞞工程失誤甚至造假的醜聞,更反映政府因港鐵為私人企業而難以監察介入。面對如斯問題,林鄭卻只願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沙中線紅磡站,對其他車站漠然置之,意圖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所謂施政「新思維」仍是重彈政府過往傾斜財團的方針,根本無任何「新」可言。

在政府庫房「水浸」,實際盈餘高達一千四百億元,財政儲備衝破一萬一千億元關口的狀況下,各項民生政策仍是全無蹤影,回應各項民生所急亦欠奉:退休保障淪為年金形式的金融項目,從中為金融機構謀取利益,而這些退休金融計劃均有入場門檻,基層及家庭勞動者等退休生活無法得到保障,政府推卸本應負上的責任;打工仔辛勞血汗錢一直被強積金對沖所蠶食,僱主本為從中得益者,現反成受害者得到政府一百五十億元資助處理對沖事宜;醫療即使增加了經常性開支,但長者地區醫療支援配套長期不足,根本無法應付日後人口老化的問題,更遑論解決現時近五千名老人輪候的家居照顧服務;關顧N無人士的工作繼續被「外判」至關愛基金,財政預算案算案中僅以一句「邀請關愛基金考慮推行短期紓困措施」草草了事,彷彿政府無責任處理。所謂的理財「新哲學」,仍是換湯不換藥的大龍鳳,根本無法解決香港社會貧富懸殊、居住以及勞工等問題。

RELATED POSTS